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应在新一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中,展现金融系统新担当,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支持国家战略。
三大战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科技攻关实际,科技攻关的战略性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补短板”关键领域、事关高水平科技自强和战略反制的“锻长板”核心领域、事关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新赛道”前瞻领域。
(一)“补短板”的关键领域
“补短板”主要通过对“卡脖子”薄弱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从而降低科技受制于国外的风险,这是从根本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路径。
一方面,科技攻关需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我国致力于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事关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生物、信息网络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另一方面,“补短板”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四路大军”(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中重要的市场主体组成部分,除国家财税支持外,也需要金融服务支持。
(二)“锻长板”的重点领域
“锻长板”即做大做强一国科学技术擅长的领域,抢占行业制高点并形成全球控制力。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制衡威慑力,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争取更多战略缓冲时间;更重要的是,“锻长板”有利于发挥优势科技带动作用,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锻长板”的重点是瞄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领域。美国拜登政府《百日审查报告》专门分析研究了我国稀土精炼、新能源电池制造、化学原料药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等关键领域的全球优势。例如,我国生产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电池生产国,产量全球占比超50%;我国原料药产能居全球第一,占比为28%左右;我国光伏、特高压、第五代通信技术(5G)、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全球销售份额均居世界第一。针对美国的打压围堵,我国正致力于发展优势技术(见下表),进一步提升这些领域的技术先进性以形成与美国和西方相互制衡的局面,并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提升我国整体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三)“新赛道”的前瞻领域
“新赛道”即跳出被“卡脖子”赛道,通过发展颠覆性新技术来替代原有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与“换道超车”。在以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全球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受发展历史阶段、人力、物力等限制,全球众多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基础由西方发达国家构建。因此,我国在现有赛道要突破其围堵客观上存在较大困难,但在新赛道上各国基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发挥我国优势技术带动作用实现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也正谋划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孕育的机遇窗口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性地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占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科技强国建设。
(非原创)